如何顺利通过 PhD Oral Exam

博士口试总结

上个月最后一个周五下午,我坐在电脑前,望着zoom的空白窗口,心里一块大石头高高悬着。在屏幕那一边,三位教授正讨论着。几分钟后,当我听到教授说出“congrats”时,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,我终于通过了口试。

口试,全称 PhD oral qualifying exam,是我系博士生确定导师后的第一个重要关口。过了这一关,离毕业就近了一步。而如果第五学期还没有通过口试,则学业受阻。

这已是我博士的第四个学期,口试自然是我的心头大事。回想准备口试的这段时间,一个个场景还历历在目,发邮件邀请教授时的纠结,面对天书似的论文时的烦躁,制作ppt时的手足无措,口试前夕分秒必争的紧张。为了督促自己,我曾每日清晨在小白板上写下口试倒计时天数,一如当年的高考,却每每在天黑时顿觉进展缓慢。

回头来看,多少烦恼,多少彷徨,皆因缺乏经验,不知前进的方向,缺乏方法,每每误入歧途。因此,我想回顾自己准备口试的经过,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,既提醒未来的自己,也希望能帮助其他同学更顺利地通过口试。

口试的准备经历了邀请教授,读论文与选论文,准备报告这3个阶段。下面逐一总结。

邀请教授

今年3月初,和导师聊了口试的打算。当时,我们正好要开始一个新的科研项目,于是导师建议我通过准备口试,阅读文献,熟悉这个研究领域。

确定了口试主题,接下来就是邀请三位教授了。和导师商量后,三位教授的人选确定下来。其中两位是与我们研究方向相近的老师,第三位是出于“礼尚往来”,因为导师曾参加过几次这位教授学生的口试。

接下来就是发邮件邀请教授了。当时,我没有立即发出邀请,主要是我对于新的研究领域所知甚少,更没有选定三篇论文,于是不知怎么写这封邮件,担心教授们会不会追问更多细节。

现在看来,这种担心是毫无必要的,因为这封邮件的主要目的是约定口试时间,而非讨论口试内容。站在教授的角度上看,比起口试所讲具体内容,他们更关心学生读论文和讲论文的能力。

于是,三月中旬,我向实验室学长请教了邮件的写法后,发出了邀请。考虑到学期中上课和科研的压力,我希望把时间定在期末考试后的五月中下旬。邮件里,我询问了教授们这个时间段是否合适,关于口试内容,仅仅提及了大概的研究领域。

邮件发出后,教授们很快就回复了。大家一致同意在五月末进行口试。然后,我用 whenisgood设置了一些具体时间段(每段两个小时),供教授们选择。 最后,口试定在了五月最后一个周五的下午。

读论文与选论文

确定了口试时间,接下来就是找论文,读论文,并从中选三篇用作口试。

在找论文这件事上,导师帮助良多。三月初,导师写了一份新项目的研究计划,其中搜集了两个相关研究方向的约10篇论文。我的口试论文从中选三篇即可。关于找论文,我还听到学长的经验,即从一篇近期论文出发,沿着相关工作和引用文献向前追溯该领域的经典之作。这里推荐一个我常用的文献搜索引擎 Semantic scholar。它可以自动分析参考文献,推荐相关论文。这对于找论文是很实用的功能。

论文大致范围框定后,我通过6个步骤,一边缩小论文范围,一边加深对论文的理解。3篇论文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也渐渐清晰起来。

  1. 了解背景

为了建立对研究领域的整体认识,避免陷入“盲人摸象”的误区,我没有直接去阅读那10篇论文,而是先花四五天时间给自己科普了一下该研究领域。这一步是为了了解整个领域的主要问题和挑战,体会研究意义(即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)。

科普的具体方法就是浏览各式资料(wiki,课件,视频,博客,教科书等)。不同资料可以提供不同的角度。不同形式的资料也各具特点,比如课件较简洁,视频很直观,而教科书最为系统。

  1. 提取要旨

这一步,我迅速把10篇论文浏览一遍,基本只读论文的导言和结论部分,提取每篇论文的要旨,即论文解决了什么问题(输入,输出,基本假设),用了什么方法,解决问题的效果如何。

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暂时不理解的概念,这时不必深究,记录下关键词即可。

通过这个过程,我对这些论文不再感到陌生。而且,通过阅读不同论文的导言,从多个角度增进了对该领域的了解。

这时,根据对研究主题的把握,综合考虑个人兴趣和论文易读性,我在两个子方向中选择一个继续深入。

  1. 细读论文

虽然上一步提取了论文要旨,但由于其过程“不求甚解”,我对这些论文仍感到“似懂非懂”。为了获得更深的理解,我选取一篇论文,深入阅读,力图把它的思想和方法吃透。

作为第一篇细读的论文,不妨挑剔些,最好能兼顾几条标准:顶会发表,高影响力,自己感兴趣,读着通顺,近期发表。前两条保证了所选论文的质量。中间两条让自己读起来相对轻松。最后,近期发表的文章会总结评价更早之前的论文,为之后选论文提供参考。

对于细读的论文,我会边读边做笔记。当遇到晦涩的论文,读不下去时,做笔记有助于平和心气,一点点读懂论文。另一方面,相比论文,笔记更简洁,条理更清晰,方便反复查阅。

  1. 回顾与分类

有了吃透一篇论文的基础,再去浏览一遍其他论文,或许会发现,有些之前不理解的概念,现在大概明白它的意思了。这时,可以根据新的理解对之前记录的论文要旨进行补充修正。

在此基础上,可以进一步考虑能否对论文进行分类。如果这时发现,论文已经自然地分成几类,就可以从每类中选出一篇,作为口试论文,进一步细读。如果分类还不清晰,可以返回第三步,再挑一篇论文细读,加深理解。

如此重复,三篇论文的选择最终会变得清晰,论文内容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掌握。

  1. 归纳整理

有些内容虽然分散在不同论文中,但解答的是同一个问题,例如研究意义,面临的挑战等。这些内容在之后讲论文时必须归在一处。这一步就是要把这些相似的内容整理出来。首先,从不同论文中收集相似内容,然后,进一步梳理内容之间的联系,使其更有条理。

  1. 融汇贯通

经过上面5步,三篇论文各自的方法和结果,论文之间共通的部分(如研究意义,困难挑战),都在我们掌握之中了。然而,要形成一场连贯的口试报告,这些内容不能是割裂的,而要浑然一体。这一步,就是要思考不同内容的联系,构建这个整体。

除去共通的研究背景,三篇论文的主要内容无非各自的方法和结果,这也是比较容易显得分立的部分。因此,所谓“融汇贯通”,主要是把三种方法统一到一个框架下。这个框架应该帮助我们比较和分析三种方法。最主要的是回答一个问题,如何从方法的不同解释不同论文结果的差异。这个问题的答案,有助于揭示论文方法的背后的设计思想,也有助于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。

要解答这个问题,可以先把三篇论文结果的对比整理成一张表,然后梳理论文的方法,分析其异同,最后尝试解释这些不同点如何造成结果的差异。

准备报告

通过论文的阅读和总结,口试的内容素材就准备齐全了,接下来的任务是把素材组织成35分钟的口试报告。由于口试时间的限制,不可能讲完论文的所有内容,因此需要思考“讲什么”,甄选素材,突出重点,把关键信息传达给听众。口试报告的另一个难点在于,听众可能来自完全不同的研究领域,对口试主题一无所知。因此,选取恰当的表现方式,力图听众能够顺畅地理解,也是准备报告时必须解决的问题。

说实话,准备演讲报告实在是一个过于庞大的话题。这里,我只想谈谈在这次口试准备中,自己走过的弯路和收获的经验。

讲什么

“提出问题”,“分析问题”,“解决问题”是口试报告的主体内容。“提出问题”这部分,需要让听众理解这项研究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,以及为什么解决这个问题是重要的。“分析问题”,则需要讲清楚这个问题为什么难以解决。最后,“解决问题”要阐述三篇论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,最终效果如何。

“提出问题”,“分析问题”这两部分虽然不是三篇论文的主要贡献,但若听众不理解这两部分,就无从鉴赏“解决问题”的方法,仿佛会议中途才入场的与会者,抓不住主题,摸不着头脑。其次,作为报告的开头,这两部分往往也是新概念,新术语集中涌现的地方。因此,这两部分完全值得放慢节奏,花时间细讲,以确保听众准确理解。此外,最好还能调动听众的兴趣,让他们期待后面论文的内容。

三篇论文中最庞杂的内容就是“解决问题”的方法。因此,控制报告的时间,要从精简“解决问题”这部分入手。在这方面,我刚开始准备报告的时候也没有把握好,基本上直接把论文的方法部分稍微整理一下,照搬到ppt上,导致报告内容繁杂,严重超时。

后来,在导师的点拨下,我才明白只需把论文方法最核心的思想讲清楚。在保证核心内容的基础上,根据报告时间调整其它内容的详略,对于一些细节,可以一带而过,甚至不需要提及。

要抓住一篇论文的核心思想,可以尝试用一句话概括论文。这句话里不能舍弃的内容,就是这篇论文的核心,也就是讲解的重点。另外,论文本身的摘要是作者自己对论文内容的精炼,自然也可以在其中寻找论文的核心思想。

对于熟读论文的我们,一句话或许足以概括论文的核心思想,但对于缺乏背景知识的听众,恐怕仍然会觉得一头雾水。因此,接下来的工作,就是站在听众的角度,思考要让听众理解这个核心思想,需要铺垫哪些基础,提供什么具体例子。最后,根据这些思考逐步把核心思想扩展成完整的报告。

上面讲了哪些内容需要细讲,下面说说哪些内容可以略讲甚至不讲。简单来说,相对于核心内容的“不可替代”,可以略讲的就是论文方法中那些“可替代性”高的内容。例如,论文套用前人方法解决一个子问题,或者一个临时想出来的启发式方法。这些内容即使换成其它方法也不会影响论文的创新性,因此不是论文的核心。此外,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,论文中可能包含一些和口试主题关联不紧密的内容,这些也可以略过。

最后,如果自己对于内容的取舍没有十足的把握,不妨把相对次要的内容放在 ppt 的 hidden slides 中,以备教授的提问。

怎么讲

“怎么讲”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话题,这里只谈谈我在准备报告过程中发现的几个容易忽视,从而造成听众理解困难的事项。

  1. 不要假设听众有相关背景知识

对于那些不算学科常识的概念,都不能假设听众熟悉。在第一次提及这些陌生概念时,必须给出充分的解释。尤其在报告开头部分,为了引入研究问题,势必提出大量新概念,这时要有意识地放慢节奏,确保听众有时间消化理解。

  1. 避免信息过载

听众接收信息的速度是有限的,如果大量信息扑面而来,人往往会错失一些重要信息。解决办法是拆分。如果一页ppt内容太多,可以拆成多页来讲。把静态的信息做成动画,也是拆分的有效手段。动画可以使听众把注意力放在最新出现的内容上,从而减轻信息处理的负担。

  1. 使用形象化的呈现方式

人脑对文字,符号,公式,复杂图表等抽象信息的处理速度是较慢的。在快节奏的报告中,听众往往没时间理解这些内容。因此,应使用图片,动画,视频等形式使抽象信息变得形象生动起来。对于抽象概念,应举出具体例子说明。

  1. 使用总分结构

有时,听众会因缺乏整体图景而感到困惑。因此,我们需要提供一张全局地图。使用先总后分的结构呈现内容,在深入讲解之前,先进行简短的概括和预告。这样,面对后面的细节内容,观众已经有了心理准备,了解其背景和目的,就不至于对所讲内容感到迷茫。

  1. 避免跳跃,增加连贯性

在内容上,为便于听众理解,应注意加强前后部分的连贯性。在ppt制作上,应减少视觉跳跃,可以使用动画承接,或适当使用转场过渡。

制作ppt

与“讲什么”和“怎么讲”一样,ppt的制作也足以花一整本书的篇幅去讲。这里我要讲的不是如何让ppt显得专业美观,而是当我们有了关于报告内容的大体想法后,如何通过一个可操作的流程,把想法落实,制作出第一版的ppt。相较于“从有到好”,这里更关注的是“从无到有”的过程。

在我的经验中,“从无到有”是一个充满纠结的过程。“无”意味着一张白纸,它似乎留给我们无限的可能性,却也没有指出任何明确的前进方向。就像人生的路一样,在“从无到有”的过程中,我们需要不断地做出选择。然而,面对前方的未知和尚不清晰的整体,我们往往会怀疑当下的选择,总是惦念着那“未选择的路”。更糟糕的是,有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雕琢ppt细节,却在某刻突然意识到,应该使用一种完全不同的讲法,于是只能推倒重来,浪费了许多时间。

这样的苦头吃多了,我意识到自己缺乏的是一个合理的流程,也就是正确的做事顺序。在做ppt这件事上,不应该一上来就扑到一页页ppt上,而应该从高向低逐层规划,当上一层设计经过反复推敲已经定型后,再深入到下一层。对于口试报告,最高层已经确定为“提出问题”,“分析问题”,“解决问题”三大块,从此往下还有三个层次。最上层是报告的核心思想,中间一层是为阐述核心思想而展开的内容,最低一层才是这些内容的具体呈现,即ppt上看到的东西。如果顶层设计还没有想清楚,就开始着手最底层的呈现,就难免会走冤枉路,白费精力。

具体来说,核心思想和展开内容这两层,可以做成一个提纲,按顺序列出要点。这里要注意,当几条要点并列时,要仔细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,考虑能否合并,或者是否有递进和依赖关系,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讲出。

最后,从内容要点到ppt呈现,中间还可以加一个草图层。这一步,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涂画ppt的大致构图。这样,我们可以把格式细节问题放在一边,专注于快速灵活地探索设计。

他人的反馈

由于我们对所讲内容太过熟悉,往往不能完全站在听众的角度审视,因此,他人的反馈在准备报告的过程中十分重要。

当做出一个基本成型的ppt后,就可以讲给他人,寻求反馈了。这件事宜早不宜迟, 因为通过他人的反馈,往往会发现还有许多要修改的地方。

我在准备报告中主要有两次反馈。第一次是导师,时间在第一版ppt制作完成后。这次反馈主要针对报告的结构和内容。在吸纳导师意见,修改ppt后,我找到几个同学进行模拟排练。这次就不仅是针对内容,还要按照口试要求的时间去讲。这次排练帮我适应了口试的节奏和气氛,从而在实际口试中就不会感到特别紧张了。这些同学最好是已经通过口试的过来人,并能提出批判性的建议。如果论文涉及自己不熟悉的领域,也可以找相关领域的同学给自己把关。

写在最后

考试已过去一个月了,六月的最后一天在一场大雨中落幕。这个不寻常的年份即将过半,而往日生活的热闹似乎也在一点点恢复。感谢最初在闲聊中提出写作这篇总结想法的朋友,也感谢其他同学的鼓励,如果没有你们,我恐怕不会有机会如此认真地思考这段经历。许多心得,也只有在写作的反复斟酌中,才渐渐清晰起来。